返回 首页

朱慈烺崇祯_

关灯
护眼

第723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朱慈烺崇祯_!

第723章

西宁卫辖左、右、前、后、中五个千户所,除右千户所设在碾伯以外,其余都设在西宁城内。西宁卫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同时又受分巡西宁道和分守西宁道的节制。

宋献策带着东宫卫的人去镇守西宁卫,通过马队和驼队重新开启茶卡盐道,可以为大明带来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

对于如今急于要输血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喜事。

是以,当朱慈烺把书信送到北京城,崇祯皇帝一看,喜得直拍桌子,连称大善。

然后就是要盐引,这可是朝廷合法凭证。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

【尽量简单一点描述】“盐引制”,即商人花钱购买盐引。明代,由于边关缺粮,执行“开中法--盐引代币”。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

盐引的商屯就是就地在边疆种地屯田,获取的粮食向朝廷购买盐引。这样就解决了边疆军粮的问题,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

可惜,崇祯皇帝时期的盐引礼崩乐坏,处处被盘剥贪污,早已不复往日。

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政府的财政收入。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向那些既得利益者开刀。

可能你会觉得小小的盐引犯不上和国运牵扯在一起吧,《明史·盐政议》就曾经记载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这还不算“私盐”的交易额。

要知道,大明王朝一年的全国税收总额平均不过一千万两左右,到了崇祯时期更是到了可怜的四百多万两。而百姓们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数倍,这才流民四起。

钱呢,钱哪儿去了?自然是上下其手,从上到下的贪腐成风,唯有崇祯皇帝自己被蒙在鼓里罢了。

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就是路上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

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朝廷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也就是说,朱慈烺发现盐矿控制盐矿之后,根本不需要朝廷再出力贩盐。你只需要卖盐引,各地商人都会闻风而至。他们会蜂拥盐场,给大明王朝活血。

之前商人不敢去青海贩盐,就是世道不太平,随时都有被抢劫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四处流窜的流民,抢你没商量。

https://www.lvsewx.com/books/81924/81924391/1146753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