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远征欧洲

关灯
护眼

第十七章 渺小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远征欧洲!

“德国制造”这个东西,在后世的中国,有一段时间有被神话的趋势,诸如“青岛下水道存百年德国油纸包”,“兰州铁桥百岁时收到来自德国的提醒信和维修配件邮包”等等之类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

但随着各方的辟谣,“油纸包”、“提醒信”什么都证明是子虚乌有之事,各路键盘侠仿佛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德国又有被黑的趋势。等到了欧洲难民潮出现的时候,默克尔在欧洲难民问题上的对策引起广泛讨论,德国人被黑成“圣母”,以至于科隆教堂事件之后,居然有人幸灾乐祸。

其实不管是“神话”还是“黑化”,如果太过极端,都是不对的。******思想告诉我们,对待一件事物,要“批判性吸收”,这里面既包含“批判”,又包括“吸收”,实在是深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髓。

对于这个人,你可以不喜欢他,你可以反对他,但是你不能忽视他巨大的影响力。

德国货也是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德国货在全球的声誉就跟八十年代的“温州货”一样,那都是臭大街的。

幸好德国人和温州人都懂得自我反省,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都摆脱了“粗制滥造”以及“假冒伪劣”的声誉,重新铸造起响当当的保有品牌。

“毛瑟”就是德国人的保有品牌。

提起一战步枪,可能会想到“李·恩费尔德”,可能会想到“莫辛甘纳”,甚至想到日本人的“金钩步枪”,但是如果说起公认的第一,无疑就是“毛瑟”。

“毛瑟”步枪有多好呢?想想看吧,一战到二战,整整20年,日本人把金钩步枪换成三八大盖,美国人把村田步枪换成大八粒,俄国人经历了十月革命社会动荡可以忽视,就连遭遇武器禁运30年的中华民国,都从老套筒换成了中正式,但是德国人还是抱着毛瑟不放,只不过是从G98,进化成了98K。

毛瑟步枪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秦致远他们目前装备的是清一色的德国造,在秦致远又找了一趟上尉,再次花掉两枚金币之后,劳工队所有的装具、武器,包括大头皮鞋和武装带,全部换成了德国造。

有充足的子弹,有足够的备用枪支,秦致远干脆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了一次打靶测试。

测试结果令人吃惊,成绩最好的不是秦致远,也不是陈康健,而是平时默不作声屡屡一鸣惊人的葛立夫。

葛立夫立姿、蹲资、卧姿一共15子弹,100米胸靶打出了150环,超过了秦致远的149环,以及陈健康的145环,再次一鸣惊人。

根据测试结果,秦致远把劳工队分为两个部分,一支共38人,每人装备一支手枪、一支步枪、四枚手榴弹组成了武力组。另一组192人,专门负责扛箱子,是为搬运组。

在得知秦致远的安排之后,上尉找到了秦致远:“你为什么这么安排?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会延长你们的工作时间。”

“不会,在我看来,这样会提高工作效率,一部分人负责保护,另一部分人负责输送,可以各司其职。就像是您的军队只负责打仗,我的人负责运送物资一样,分工很明确。当然,如果你能保证我们在运输途中不会遇到德国人,我确实没必要分散人手。”早在胜利消息号上的时候,秦致远就已经想清楚了前因后果,如按照历史脉络,劳工们在战后返回原籍之后,就会泯然众人再无建树,秦致远如果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做点什么,就要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专业的武装力量!

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士兵”。

“好吧,我不管别的,只要你完成你的任务。”看在四枚金币的份上,上尉网开一面。

“当然,我会完成我的任务。”秦致远言简意赅,一粒一粒的往毛瑟步枪弹仓里压子弹:“只要你得部队能提供支援,我保证能完成任务。”

“好的,祝你好运。”上尉伸出手,面色诚挚,很明显,短短的接触时间,他已经和秦致远达成了某种默契。

“上帝爱世人,我们都需要祝福。”秦致远伸出手,和上尉紧紧握在一起。

华工队开始出,秦致远率领武装华工突前,秦致胜带着剩余的华工拖后。

后队的队长不选择陈康健,是因为陈康健太夯。不选择葛立夫,是因为葛立夫话太少。

在领导这个职位上,话太多或者是话太少都不大好,话太多就会成为话痨,话太少就会没有威信,该说的时候就要说,不能等到关键时刻才表意见。

出了卡皮兵站,翻过两座丘陵,再越过一道有法军驻守的防线,就到了战区。

这么说其实不大准确,应该说整个卡皮都是战区,只不过是激烈程度不同。

法国人和德国人的防线距离很近,秦致远目测,最近的距离大概只有五六十米,说话声音大点对面都能听的见。在这种距离上枪打得准不准不重要,重要的是运气,毕竟五六十米的距离,已经在手榴弹的投掷范围之内。相对于步枪,手榴弹才是堑壕战的利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把堑壕战和铁丝网展到极致的一次战争,阵地上到处是挖成之字形的堑壕以及交通壕,每隔不远还建有防炮洞及指挥所,战壕里甚至有战地医院和厨房,交战双方的士兵们就像老鼠一样躲在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里。

对面的德国人更过份,他们占据着有利地形,依靠地形往下挖了大概40米,足足有15层楼那么高,那已经不是工事,而是一座地下城市。

而这样的防线,德国人一共修建了三道,战略纵深达到了十几公里。

当然,这和日后法国人修建的马其诺防线相比,还是相形见拙,不过在这个大型建筑机械还没有大行其道的年代,单靠人力一点一点往下挖,德国人也算是有恒心。

如果从空中俯瞰大地,交战双方挖出的战壕就像是两道并行狰狞的伤疤,镶嵌在地球的表面上,再加上覆盖双方阵地的大小弹坑,就像一幅抽象画一样,充分反映出人性的丑陋和扭曲。

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还将继续进行两年,在这四年中,会有6500万人加入其中,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

相对于这些庞大的数字,秦致远他们就像是太平洋里的一朵浪花,渺小而又脆弱,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ps:求收藏,求推荐,只需轻轻一点,不要钱,不费劲,您的鼓励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