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

关灯
护眼

18.第18章 汇款单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学霸!

杨锐是来取他的外卖的。

每天一顿牛肉,对后世的中学生来说实属平常,可在1982年,也只有史贵这样的乡镇小饭馆能提供了,换成是票证严密的大城市,光是所需的肉票,杨锐就出不起。

当然,没有肉票的情况下,牛肉的价格也体现的相当明显,一周多下来,杨锐用掉了两笔稿费,等于吃了一个成年人的工资。

尽管如此,杨锐也甘之如饴。大量摄入高蛋白的效果很好,已经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肌肉鼓胀,再过两个月,说不定还能长点个头。

至于表的稿件,只不过需要几分钟选择,几分钟摘抄改写罢了,又哪里比得上身体重要。

见到胡燕山一行,杨锐也只是疑惑一瞬,脚步不停的走了过来。

胡燕山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问他来钱的门路是什么?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收到稿费?

人家要是不说,自己又能怎么样?要是以前的杨锐,胡燕山连问都懒得问,一把抢过来就看了。

可现在的杨锐……胡燕山莫名的想到操场西头,围着卧推架子的那群人。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且不说这些家伙的身体壮实了多少,和杨锐的关系却是亲近了许多,乡镇里长大的男孩子,没有不敢打架的,自己若是耍横,以杨锐现在的脾气,结果难料。

“大爷,有我的信吗?”就在胡燕山胡思乱想的时候,杨锐已经走到了传达室,拿了外卖,又递了一支烟给门房大爷,接着开始找给自己的汇款单了。

狗头军师没有胡燕山那么多的顾虑,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去,讪笑道:“杨锐,交笔友了?”

说着,眼睛就滴溜溜的转。

80年代的人,交笔友就像是找QQ的陌生人聊天一样,有的人能聊几年之久,也有的人一写十多页纸,每个月来往收寄信件四五次。

同样,就像是聊QQ的学生会用学打字来掩饰行为一样,交笔友的学生也会用学写作来做掩饰。学校的传达室,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信件。

杨锐扭头看了看他,说:“你是那个董什么吧?”

“兄弟们都叫我董军师。”狗头军师学着场面人拱拱手。

杨锐“哦”了一声,从窗口的一堆信件里,抽出了属于自己的几封。

他第一次投稿,担心审查不过,所以向多家杂志寄出了不同的文章,预备着以后再把退稿循环邮寄。

不过,80年代初的杂志之多,高水平的稿件之少,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大部分的杂志都陆陆续续的刊登了他的稿子,如今半个月过去了,正是稿酬陆续到达的时间。

狗头军师眼尖,一下子就瞅到了《中学化学》几个大字。

“还真有稿费啊……”他自言自语的念叨了出来。

杨锐呵呵一笑,将手里的信封墩了墩,转身准备走人。

“哎,杨锐,杨锐,看看呗。”狗头军师拦住了他。

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有一颗文艺的心,狗头军师也曾投寄过诗歌和小说,了解一些稿费的问题。

他心里算的清楚,一篇文章的稿费正常都是几十元,只有《人民文学》这样数一数二的杂志,才有100块每千字的封顶稿费,但不管怎么算,一两笔稿费,都不够杨锐敞开了吃牛肉。

杨锐肯定还有其他的来钱路子。

狗头军师据此想要证明。

杨锐不怎么高兴,问:“你想看我的信?”

私人信件,自然是不能给人看的。

“不是这个意思。”狗头军师转眼就把史贵卖了,指着他道:“这家伙说你收了好多稿费,我这不是好奇嘛。”

看稿费和看信件,意思就截然不同了。

史贵急了:“你什么意思,啥叫我说的,是你问了……”

“是我问了,然后你说了。”董军师嘴上功夫了得,扭头笑道:“杨锐,兄弟们都听说了,谁都没想到啊,咱学校里还有个大文豪,得嘞,把稿费拿出来,让咱长长见识呗。”

杨锐深深的看了史贵一眼,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这里面,史贵固然是大嘴巴,其他人的心思也不难猜。

“行。让你们看看。”杨锐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的来源,心中笃定的拆开其中一封,心想:亮下你的氪金狗眼。

校门口的一群人,都围了上来,在场这些个人,还都没见过稿费是什么样的。

胡燕山脚底下搓了搓,也悄悄站到了外圈。他个头不低,稍微点一点脚,就能看到杨锐在里面的动作。

只见一封写着《科学生活》杂志社的信件,被杨锐从边缘撕开。

里面不是汇款单,而是一页折叠起来的短信。

杨锐慢悠悠的展开,果然是他撰写的《生物圈》被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刊登的通知。

和那些理科小论文不同,这篇《生物圈》是杨锐自己写的科普文章,取材于美国即将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也就是试图模拟地球环境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生物圈二号实验非常有名,也非常有意义,它是为了试验人类是否能够离开地球生存。

如果可以,所谓的月球移民,所谓的火星移民,都有了最起码的生物基础。

如果不行,那再先进的火箭和宇宙飞船,也不能让人类移民火星。

换言之,移民外太空的要条件,就是生物圈实验成功,80年代如此,90年代如此,21世纪亦如此。

没有生物圈实验成功的前提,所有移民外太空的报导,都是无知记者耍流氓。

遗憾的是,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了。

不过,在1982年,人们对于尚未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还充满了期待,许多美妙的宇宙畅想,充斥于全球各地。

这是再好不过的科普题材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科普文章可以写的很长,也不需要太出色的文笔,仅仅依靠严密的推理来证明生物圈二号的必然失败,就已经是一篇漂亮的科普文章了。

于是,杨锐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所学的部分知识,再加上一些资料,毫不犹豫的撰写了一篇3万字的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寄给了《科学画报》。

这也是杨锐所知稿费最高的科普杂志,千字65元,三万三千字的报酬共计2145元,比杨书记两年的工资还多,足可买下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高的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现在,刊登通知来了,杨锐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不着浪费时间做文抄公了。

用自己的文章终结自己的抄袭,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倒是董军师等人,陷入了深深的震惊。

这可是《科学画报》啊。

西堡中学的学生,也许不知道《科学画报》此时的单期行量有百万份之多,也许不明白百万份行量是何等恐怖的概念,也许猜不到这是创造记录的年代里的创造记录的杂志。

但是,谁没看过《科学画报》?

“杨锐,你的文章,会刊在《科学画报》上?”史贵比其他人更早说话。虽然年届三十,又忙碌的经营着饭店,但在这个全民文青的年代里,史贵偶尔也会看看《科学画报》。

住在镇子里的人,怎么能不看《科学画报》!

杨锐微微点头,道:“应该就是下一期了,好像插队了。”

“呀!”董军师突然叫了一声:“不管你刊在哪个杂志上了,稿费呢?稿费多少?”

他实在太想要证明杨锐有其他来钱的路子了。

“应该在另一封信里。”杨锐镇定的找出另一封写着《科学画报》的信封。他没有准备隐藏自己的收入,至少现在的收入用不着隐藏,否则,他现在和接下来的大额花销,更无法解释了。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稿费也渐渐成为了一种再干净不过的收入,公布出来,利大于弊。

薄薄的信封被轻轻的裁开。

杨锐直接抽出里面的汇款单,大大方方的将之展现在众人面前。

2037。40元。

几个简简单单的阿拉伯数字,像是吸音器似的,让周围寂静无声。

艰涩的大写数字,更是看的董军师眼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