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神秘让我强大

关灯
护眼

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互相上升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秘让我强大!

阿敏不敢相信。

大贝勒代善则是第一个站出来,跪下道:“大汗真情动人,奴才们感动无比,八旗上下,正是靠着团结一心,才能屡屡打败懦弱尼勘南朝。”

随后八旗诸多权贵一起下跪。

“好,大家请起,我们就是要团结一心,八旗以战立国,也以战立身。”

“从今之后,凡敢战者,不论汉满蒙……择其勇勐者入我八旗之中。”

“吩咐下去,这一条成为常例,每一个月都进行筛选。”

“以往都是大战之后,才有人能够抬旗,以后月月评选,凡是勇敢者皆入,怯懦者则从旗中淘汰!沦为包衣!”

黄太吉再次说道。

众人立刻下跪应声。

其实怯懦者之前都是直接斩首的。

战前逃跑,自己与敌相差不多,却不敢迎敌,也要斩首。

而且都是真斩首,没有求情的说法。

要到20年后,南明、大顺、大西都不再是对手……外部压力大大减弱,严酷军纪才没了维持的基础。

人心思散,八旗也就迅速堕.落了。

玩家黄太吉自然了解这个。

所以他要使用新的措施,将敢战之士筛选出来。

而且化成祖宗之法。

只是他下朝回到书房之后,范文程却来建言。

“大汗之措施,实乃英明,只是惟恐后世之君难以如同大汗一样英明。”范文程说道。

“嗯?”黄太吉靠在软榻上。

这种姿态若是汉人皇帝接待大臣,肯定要被礼仪官员说是不尊重大臣。

要被谏言的。

然而此时,却没人敢说一句话。

“大汗,日后当心再现唐朝藩镇之祸也。”范文程小心翼翼道。

其实他是真心为黄太吉着想。

按照黄太吉的做法,那肯定是好战者,好武者充斥八旗之中。

他们将掌握朝廷大权,这不就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吗?

黄太吉如果想将皇位传为自己子孙,必然要搞以文驭武。

不然的话,年轻的太子,如何与资深的宿将相比?

这就是家天下的弊端。

为了自己的皇位安全,就要制造出很多大有弊端的措施来。

比如严厉打压武官的地位。

因为和平时代,武官才是最容易造成皇位传递不稳定的因素。

文官没有兵权,几个太监就能拿下。

所以他们分外需要依靠道理,依靠规矩,依靠礼仪。

这样的话,才能得到舆论优势,才能得到道德优势,才能得到内外一致,减少抵抗。

所以由他们来辅助皇位继承,那自然就是要靠诏书、礼法、士民之心、权贵之望。

绝对不会出现一个尚书自己当了皇帝的事。

因为别人谁会心服?你尚书能当,我大学士不能当吗?

所以不可能的。

而武者不一样,他们有刀子,所以他们在关键时候,不需要道理,只要刀子多,刀子硬就能决定谁来当皇帝。

甚至他们也可以自己当皇帝。

“哼,朕宁可以强而亡,也不会像宋明一样以弱而灭!”黄太吉冷哼一声。

“臣知错。”范文程立刻跪倒在地。

“好了,之前的甘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之物,你们做的怎么样了?”黄太吉其实每天都在关心此事。

“回禀大汗,多处田地都有丰收,少则一石,多则两三石,五亩之地,即可养活一个包衣,而一个包衣有牛有骡,可以开垦15到30亩地。”范文程欣喜地回禀道。

“很好,很好。你做事有功,我很欢喜。特赏赐你东珠十颗,加南书房行走。”黄太吉坐正身体,立刻笑道。

范文程赶紧叩头。

同时也坚定了效忠之心。

南朝士林,多是浮夸奢靡,哪有人在乎这种农产?

即便是皇帝,口中说要重农,可实际上了,那些大臣士绅,只知道抢占水浇良田,没有半分心思用在提升亩产,改进良种。

只有少数大臣以农事见长。

但也难以得到提拔。

因为搞农事的就没有功夫搞钱,没有功夫搞钱自然就没有办法跑官。

如此下去,南朝大多不务正业。

相反,大金则是很厉害。

一直都是在做事。

不做事者,尚奢靡者,就会被斩杀。

而且大汗和贝勒们都有进取心。

他相信大金肯定能赢的。

而且几次大战,已经证明了他的正确性。

可以说他绝对不会再投到南朝去了。

哪怕在这里连个奴才都做不到。

经常要面临一些贝勒的欺凌,有人将他老婆抢走,他都不敢反抗。

还得要靠大汗发话索回来。

不过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抬旗了。

因为他也立下大功了。

不过他想不到,黄太吉只是想着将勇勐者单独筛选出来,单独建立战族,八旗就担当着这个筛选重任。

后世八旗子孙为什么做不到这点?

因为贪婪、堕.落、让别人打仗肯定比自己上战场舒服。

然而他们忘记了,当别人掌握了武力时,也就掌握了权力。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是民***居多的原因。

黄太吉确定粮食这一点后,就开始下令继续搞事。

这一回要搞的事,就是再发恩养令。

“南朝败坏,凡辽东之人,来投者,均拨田30亩,允许租用公中之牛,缴纳田赋四成给公中。”

“辽东之人,勇壮者,也可抬入汉八旗。”

因为靠着甘薯、土豆、玉米,解决粮食问题,让蓄养奴隶变得有利可图,他相信八旗权贵们肯定乐意多蓄养奴隶。

但是这会产生一个问题。

八旗们会源源不断地将自由耕作的汉民,能够给公中朝廷纳税的自由民,变成八旗下的包衣,不如牛马一样的奴隶。

这是黄太吉不想看到的。

因为他知道包衣干活积极性会很差。

现在军纪严明,他们不敢偷懒,以后就会偷懒的。

实际上从天命年到天聪年,辽东逃民源源不断。

一是八旗军法严苛,二是同样吃不上饭,既然如此哪还不如逃到南边和东江。

在这种情况下,包衣生产效率很低。

所以他要改进。

于是再次下令。

“凡大金下军民,以军法治理,无辜斩杀包衣者,同杀牛马治罪。”

以前是随意斩杀,现在是杀一个包衣,和杀一头牛,一匹马一样的罪过。

这令一出,当即辽东之地,无数包衣叩头感谢大汗仁慈英明。

其实这时候,八旗权贵也已经知道良种出现,包衣种粮是很有利润的事。

因为辽东不缺少土地,直到300年后,还有闯关东开垦土地的说法。

try{ggauto();} catch(ex){}

在关外能够达到人均三十多亩,人地矛盾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小地主,堪称朝野上下第一。

这个年代,荒地更多。

杀一头牛,杀一匹马,惩罚是很严重的。

至少要抽5鞭子以上,如果是杀的战马,那甚至要斩首的。

除非你是精兵,有战功,有人说情,才能避免被斩首。

要知道即便是八旗中人,被老汗斩首者也是比比皆是。

就是靠这种严酷军法,才能维持住局面和内部团结。

而现在黄太吉的威望,靠着之前西征蒙*,还有改进良种,已经大大提升。

在许多人心中,其实要比老汗强得多。

因为老汗折腾来折腾去,虽然死前威望也很高,但战略实力是在逐年下降的。

包衣种地不产出,不得不杀之。

每次打仗只能八旗自己人上,年年补充,年年下降。

而黄太吉却是真正扭转了这一局势,让八旗的实力开始稳步上升。

几道命令一下,这实力就飞速上涨。

…………

闻人升看后,就知道双方的差距还在拉大。

他现在名不正言不顺。

只有一个兵备道的名义。

好处就是他开始拥有东南海洋的地利。

他与刚刚被他打败的红毛人又勾连上了。

这就是利益。

利益远远大于仇恨。

他和红毛人进行走私。

红毛人所需要的瓷器、生丝、茶叶,他借助兵备道的官位去找中间商筹办。

当然他不用亲自去。

筛选了几个靠谱的掌柜,让他们办理。

然后和红毛人,又商量了,要借走大员的北面澹水,用来练兵,屯垦,移流民。

澹水还在西红毛手中,不过已经撤兵快撤干净了。

闻人升让荷红毛们派出大船辅助。

双方有了利益牵扯,这事就很好办。

毕竟闻人升是真有官皮在身的。

后来的郑家就是靠着一个游击将军的皮,出卖船引养兵,进而一步步崛起,输了再来,最后打败刘香和红毛人,接着称霸东海。

此时闻人升有着更方便的名义。

毕竟他是文官出身,更有与地方士绅勾连的名义。

他以澹水为藏兵和练兵之地。

这里远离内陆,不用担心朝廷会查到。

可以放开手脚。

第一批,他就迁移了两万人。

动用了大小船只三百人。

以当地知府赈济流民的名义,将北面台州大饥荒引来的流民,送到澹水。

然后从荷红毛那里购买东南大米,运到澹水价值一两七钱。

从东南洋购买大米只是九钱,最多不过一两。

这足足有一半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冲抵生丝、瓷器、茶叶的款项,这对红毛人来说是大利益。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因为以前他们很难找到大宗需要的货物。

这也是大明官僚体系彻底腐烂的原因。

其实救济灾荒有太多办法了。

完全是官僚体系彻底没有了执行力,能做到的赈济之法,也做不到了。

直到京城快要完蛋的时候,通州还有千万石存米。

京城也不是因为没有粮食才完蛋的。

闻人升运来两万流民。

一人一年要吃3石粮,这当然是比较高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说6万石粮食够两万流民吃一年的。

6万石也就是不超过12万两银子。

现在闻人升当然不需要直接拿出12万两银子,荷红毛也不想要银子。

他直接给了对方十万两银子货物。

这些货物,自然是从各地士绅手中购买的。

只有士绅们才有足够的生丝、茶叶、瓷器。

所以说,明朝的民心就是士绅的民心。

清朝能够入关成功,就在于拉拢住了士绅之心。

只是后来剃头,让大量士绅反叛,以至于差点被赶出去。

然而还是靠着大量汉军镇压,最后打断了士绅的骨头。

北面的人为了生存已经不在乎头发了。

江南活得好,还在乎头发。

第一波流民2万,有粮食,还要开垦土地。

还要应对生番,应对蚊虫。

直接放火烧地。

这一烧就是一周。

接着就是砍伐树木,建立房子。

闻人升靠船只运粮。

这事朝廷也有所耳闻,但闻人升以疏散灾民而赈济,忽悠过去。

又送了些银子,让王侍郎在京城中疏通关系,也就这样湖弄过去了。

本来就没有啥事的。

明末除非是你犯下的事,被皇上记住了,不然的话,有银子疏通,想被责问还真难。

除非自己找死。

熊廷弼被杀,也是事情太大,靠银子疏通不过去。

可惜了这位文臣,唯一一个有可能镇压住老奴的人。

第一批流民,一月之后,死了七八百人。

病死的、累死的、被生番偷袭死的,下水淹死的、砍木头被毒蛇咬死的……

但大家无所谓。

流民自己无所谓。

官吏无所谓。

闻人升也无所谓。

这才哪到哪?

满清入关死了5000万人。

这些代价太少了。

他要想在没有开挂,没有使用超前理念下,垦殖,就要拿人来灌。

第二个月,又是两万人。

继续购买粮食。

当然粮仓是要建好的。

毕竟这里还是亚热带,又靠海,太潮湿。

如果不时刻注意晾晒,很容易腐烂。

这就要挑选忠厚实在之人,配合军法管理才能让粮食这种重要根本之物,得到妥善管理。

当然这也只是一时的。

闻人升自己时常注意着,就能管理的好。

注意不到肯定会完蛋,老实人也就5年老实期限。

有的可能更短,五个月吃饱了就要想事。

于是屯粮,筛选,建立货栈、开垦耕地、招募家丁护卫,收纳义子。

按说荷红毛人不乐意看到闻人升的势力壮大。

但一来,近海他们打不过闻人升,二来他们还需要闻人升提供货物。

就像后来他们也对郑家退让了,让郑芝龙移民开垦一样。

这就是利益之下,可以绥靖,可以妥协。

不过等到他们更加强大之后,肯定还是想着独霸,甚至打开大明的关口,进行自由贸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