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莫斯科电报
“将军同志,我能坐在这儿跟您一起用餐吗?”
手握着面包块往嘴里送的马拉申科还没来得及合上嘴巴咬住面包,端着早餐餐盘的一张年轻而又熟悉面孔便出现在了面前。
“好久不见,卡拉什尼科夫,坐我旁边吧。”
“好的,将军同志。”
左边是科京、右边是卡拉什尼科夫,周围还有更远处则是下了夜班、换班之后赶来用餐,而后准备回宿舍去洗洗休息的工人们。
马拉申科喜欢这种环境,窗外照耀着清早黎明的曙光、鼻子里和唇齿间还回荡着浓浓的早餐奶香,自己的身边还有周围全都是齐聚在同一面红旗下、为了同一个目标和理想共同奋战的同志。
这里和自己的部队没什么不同,或者就像科京以那开玩笑般的语气所说的那样。
回到这儿,确实有那么点回到家一般的意思。
“我我一直在关心作品的情况,我这些日子里当然也没闲着。我按照您上次临走前叮嘱我的话开始了后续改进的设计,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方案了,您的意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相信这些子型号的设计会帮上大忙。”
有段日子没见的卡拉什尼科夫有很多话想对自己说,就坐在他身边的马拉申科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而紧随其后的却是另一边科京的悄然开口。
“他没撒谎,我可以作证。”
“从你上次回前线到现在,他几乎天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制图室里,要么就是在车间里捣鼓他的样枪。你要是说人对某种东西上瘾的话,卡拉什尼科夫肯定对造枪上瘾。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和你一样都是很棒的年轻人。”
从年龄上来讲,科京当马拉申科的老大哥没问题。二人的关系也确实到了能兄弟相称的这一步,所以科京说这话倒也没啥不妥。
“那你就没告诉他要注意休息吗?我们都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告诉了,当然有说,怎么会没提醒?”
“但是吧,能听从年长者劝告的年轻人不叫年轻人,你不是也整天没日没夜、不远让别人替你代行地在指挥打仗吗?而且还是冲在一线。德国佬要是知道干掉他们的坦克里,坐着那个凶名远扬的钢铁屠夫,会作何感想?哈,也许他们会觉得自己死的不亏也说不定。”
心情不错的科京还有闲情雅致搁这儿开玩笑,被逗笑了的马拉申科拿起桌上的餐巾擦了擦嘴随之一笑。
“情况顺利的话,我估计卡拉什尼科夫要不了多久就得从你这儿搬走了。他有他真正要去的地方,一个真正能实现他梦想和未来的地方。”
马拉申科此话一出,还没等嘴里咬着勺子的科京这边做出反应,倒是一旁的卡拉什尼科夫面色发愣。
“离开?我会去哪儿?将军同志。”
看到卡拉什尼科夫的表情明显有些不对头,还没对卡拉什尼科夫说起过新枪上前线后详细情况的马拉申科知道,自己这话、八成是把一头雾水的小伙子给吓到了。
能好好待着的话,谁又会想去体验西伯利亚农家乐有去无回终生游呢?
答案当然是没有。
“别担心,这话没别的意思。”
“你设计出的新枪表现优秀、一切进展顺利,就和我们之前预期的一样。虽然是赶制出来的,量少了点、工艺也差了点,但是对敌人造成的伤害却是分量十足,十分沉重的打击!”
“一旦新枪审核通过,你就得准备收拾行李、动身离开这儿了。上面的人是不会允许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枪械设计师继续留在这种地方的,到时候你就得去你真正该去的地方,和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琢磨着怎么设计出更好枪械的地方。”
“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这种地方?我这地方怎么了?上能造重型坦克、下能造新式步枪,没有我的机器和工人搞不定的难题。”
话音刚落的马拉申科看着身旁佯装一脸不悦的科京,自打和科京熟络之后,真是愈发发现他嘴里的骚话真是比得上半个伊乌什金了。“我的意思是说”
总会有些事是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比方说话到一半的马拉申科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突然小跑着一路赶过来的科京秘书打断了话语。
“”
马拉申科几乎来说听不清楚,语速极快并且还掩着嘴巴在科京跟前小声嘀咕的秘书嘴里在说些什么,但确实看到了一番话语渐落后的秘书将一封电报纸递到了科京手中。
谁都有不能随便大声讲出来的秘密谈话,何况还是科京这种位高权重之人。
所以马拉申科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并不介意,只是收拾着面前的餐具、装入盘中的同时静静等待着。
如果有什么消息和情况需要让自己知道的话,那么马拉申科确信,科京会让自己知道这些的。
“我知道了,去给莫斯科回电说我会照做,立刻执行。”
“是,我这就去办。”
如来时那般一路小跑的秘书很快离去,背后则是正将手里已经看过的电报转交到马拉申科手中的科京。
“看看吧,莫斯科刚刚发来的。”
“你猜的还真准,上面要求卡拉什尼科夫即刻动身前往莫斯科报告,有新的任务指派给他。新枪的审核情况也写在上面了,估计是知道你在我这儿、发给你看的,要是只给我发看的话估计不会写这么详细。”
电报的署名不是别人,正是昨天才刚刚向斯大林同志做完了汇报的朱可夫。
以朱可夫的职权,想弄清楚马拉申科现在具体在哪儿,并拍一封即时电报过去、第一时间送到马拉申科手里不是啥难事。
简短的电报内容告知了马拉申科,新枪已经获得斯大林同志首肯批准、审核通过的消息。
在这件性质特殊的事情上,斯大林最终亲自拍板决定特事特办,直接将这种被称作新式突击步枪的轻武器转入正式生产,同期建立起配套的配件和新式规格的弹药生产线。
电报里还正式告知了科京一个消息:之前他托熟人在图拉兵工厂定做的那一批适配新式步枪弹药,莫斯科已经派人获取了弹药规格资料和技术参数,这将作为配套生产资料的一部分转入正式量产。
幸运的是,电报里没有提及对科京打着“新式车载轻武器试验弹药”的幌子,瞒天过海地在图拉兵工厂找熟人偷造一批新弹药这事。
如果是连朱可夫这样身份的人,在亲自面见斯大林、完整叙述了整件事的过程之后都没提这档子事,只捡了好消息来说的话。
那么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经验均很丰富的科京基本能确信,自己这档子破事基本就算过去了,就此翻篇、只当没发生过。
不奖不罚,对于上面那些大人物而言,有时候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新枪的量产工作很快就会铺开,但是对于外界却得另外换一种说法。
一种被斯大林亲自下令要求贝利亚去盯着做好的,能够不破坏既有规则和制度、还能让所有人信服、找不出破绽的完美说法。
至于是秘密开发的新式武器,还是金子一般的年轻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突然发光。
具体的对外说辞就得贝利亚去考虑周全、做好安排了,斯大林同志没空去想这些太过细节的问题,他只需要下达命令、做出决策就好。
另外,朱可夫在电报末尾还同时提到。
考虑到弹药规格的不同,即便是生产的优先级很高,但新枪的实际交付和列装数量必然会受到弹药储备因素的制约影响,不可能短期内就提升到一种非常高的程度、全军换装,更何况这还是弹药消耗量极大的全自动武器。
只能是一支部队接一支部队地整编换装,而且可能还数量不多、只能和现有枪械混搭使用,这需要循序渐进地慢慢来。
(本章完)